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新闻资讯  |  企业扶贫  |  全息视点  |  文旅映话  |  公益  ·  健康  |  环球视野  

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两大重点任务

2020-02-06 17:46:28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编:冯实

  备受关注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炉。2月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敲定了2020年两大重点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提出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围绕上述内容,《意见》提出了27条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举措。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完成这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还有一些最后的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还有一些突出的短板必须补上。

  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意见》强调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等。

  “按照现行标准,目前预计还有300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不少分布在深度贫困地区,要攻下最后的脱贫壁垒,让没有脱贫的人如期脱贫,相关政策和资源支持需要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中国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在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方面,《意见》提出,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等。

  李国祥指出,“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仍主要集中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目前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依然明显,农业地区在公共卫生等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补短板任务,重点是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是完成现代化的短板。因此,补短板必须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和‘一刀切’。”韩长赋说。

  围绕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意见》在稳定粮食生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稳定农民工就业等多方面列出细化举措。

  2月4日,山东提出了包括降低企业担保费率、加强应急转贷基金使用以及实施贷款风险补偿在内的20条中小企业支持政策。此前,上海、北京也相继推出延长社会保险费征收期等政策,并强调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和补贴。

  在政策引领下,银行、地产等行业也积极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减负。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对湖北省内普惠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在现有利率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网商银行针对150万湖北小店和正在抗击疫情的30万医药类小店,不抽贷不断贷,并将利息下调10%。万达、保利、宝龙、东原、龙光、禹洲等房企旗下商业纷纷表示将对中小租户减免租金。

  业内人士预期,短期内还将有多地持续跟进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建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精准发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表示,与2003年非典时期举措相似,政府可为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企业减免或者缓征税费,同时缩减政府其他开支,用于救助中小企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保障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特别是要通过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措施,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支持,鼓励中小银行进一步服务好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民营和小微企业。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流动性投放。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直接从金融体系获得融资途径有限,也要营造更为宽松的融资环境,整体环境改善后,中小企业就会从中受益。

  盛松成表示,应高度重视此次疫情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和就业的影响,避免“一刀切”式过度干预而额外增加企业的负担。在控制疫情的前提下,鼓励员工在家远程办公,而不是让经济更长时间地处于“休克”的状态,从而抵消财政、货币政策降低企业成本的效果。他表示,只要各项政策和措施得当,这次疫情冲击应该是短期的和可控的。(经济参考报 记者 班娟娟)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

  • 合作
  • 媒体
  • 企业
  •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 联系电话:010-68890768
  • 传真:010-68891547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