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月5日电:年味渐浓时,最北省份黑龙江的冰雪旅游渐入佳境。第36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5日开幕,未来三四个月,将有百余项冰雪活动搅热寒冬,白雪变“白金”正给老工业基地带来滚滚财富。
高寒地带变旅游热土
夜幕降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灯光依次亮起,在冰雪的映衬下璀璨梦幻,这座国内规模最大的冰雪主题公园很快成为欢乐的海洋。
5日冰雪节开幕当天,室外温度零下20摄氏度左右,但在哈尔滨的一些景区内游人爆满。相当于15层楼高的主塔“冰雪之冠”,引来一圈衣着“臃肿”的参观者。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明宇说,整个园区占地60万平方米,用冰雪量22万立方米,开园当天即迎客7000多人,为近10年最高。
“冰雪节让黑龙江的人气更旺。”刘明宇说。作为全国冰雪资源最密集的省份之一,从冰城哈尔滨到北疆边城,从巍巍大小兴安岭到三江平原,经过多年发展,冰雪大世界、雪乡、“北极”漠河、“东极”抚远、“冷极”呼中等景点蜚声中外,黑龙江成为旅游市场“香饽饽”,冰雪品牌效应显现。
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区,连日来,当地最低气温一直维持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许多“找冷”的游客已经提前定好了春节旅行计划,来此“极寒跨年”,通往大兴安岭地区的火车票开始紧俏。
黑龙江旅游部门的数据显示,上一个冰雪季,黑龙江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继续“双增长”,其中省外游客以34%人次占比,贡献超过60%的旅游收入。今冬黑龙江在“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总品牌下,将持续打造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
改革强筋骨引领转型
在冰雪节等品牌带动下,近年来黑龙江旅游产业稳定增长,背后是不断深化改革带来的转型动力。
黑龙江在制度设计、旅游产品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近年来,《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专项规划》《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等陆续出台,相关制度不断完善。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丽娜说,2018年11月起,黑龙江创新机制,建立涉旅投诉先行赔付机制,有投诉必受理,受理先赔付。
针对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黑龙江强化统筹,今冬重点推出五条冰雪旅游线路、十大文化旅游节庆、百余项冬季文化旅游活动。
“不仅旅游产品供给丰富了,各地分散的冰雪资源正被穿珠成链。”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赵瑞政说,冰雪景点逐步形成冰雪链,拓展着旅游深度。在黑龙江东部,鸡西、佳木斯、双鸭山等地组成旅游联盟,一体化打造冰雪旅游资源,解决同质竞争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提速。哈牡高铁运营一年,串联起亚布力、牡丹江等11个旅游站点。黑龙江高速公路里程达4512公里,以哈尔滨为中心的4小时高速公路旅游圈正在形成。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经过改扩建,2019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077.9万人次,连续4年居东北四大机场首位。
冰天雪地现“金山银山”
黑龙江把冰雪经济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给老工业基地注入新活力。
冰雪节前夕,黑龙江一些旅游热点城市,火车、飞机已开始一票难求,宾馆时常爆满,间接带动了餐饮、贸易、文化娱乐等各行业发展。仅2019年最后一天,冰雪大世界就迎来上万人跨年。
冰天雪地成了“创岗”“创富”的机遇。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灯游园会和城市冰雕等建设期间,每天近千名采冰、雕冰工人一起作业。来自农村的56岁的采冰工头王刚说,天越冷采冰人越忙,每天都有500元的收入,一个采冰期兜里就有万元左右的保证。
冰雪经济红红火火,让从事护林的林区人也尝到“甜头”。在雪乡,经营家庭旅馆和饭店,一年也有几十万元的收入。在中国最北村庄漠河市北极镇北红村,几百人的村子外来游客多达6万人,已有70多户村民把房屋改造成家庭旅馆或酒吧,为“找北”者增添新乐趣。
哈尔滨依靠天然的地缘优势打造冰雪产业链。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李耕说,在冰雪旅游产业带动下,多年来哈尔滨旅游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成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记者强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