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全息视点  企业扶贫  文旅映话  环球视野  社会责任  人物  公益  健康  专题
首页 > 企业频道 > 正文
肯尼亚鲜食牛油果受中国消费者青睐
2022-12-28 09:06:20来源:人民日报责编:田蜜

肯尼亚鲜食牛油果受中国消费者青睐

今年8月,位于肯尼亚利穆鲁镇的桑瑞普工厂,员工正在将准备出口中国的牛油果装箱。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摄

  牛油果闻起来淡淡清香,吃起来细腻爽滑,是肯尼亚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今年1月,中肯签署肯尼亚鲜食鳄梨(牛油果)输华议定书;6月,中国海关总署允许符合检疫要求的肯尼亚鲜食牛油果出口中国;8月,肯尼亚鲜食牛油果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在长途运输之后,牛油果依然保持新鲜味美,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精挑细选,出口品质有保障

  肯尼亚是世界第六大牛油果出口国,也是非洲最大的牛油果出口国。

  穆拉雅郡卡库奇公司的牛油果果园距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70多公里,在赤道地区强烈阳光的照射下,一排排整齐的果树绿油油,当地姑娘苏珊和工人们采摘下今年最后一批牛油果。

  枝繁叶茂的果树上挂着不少果实,一个个牛油果像灯泡般大。苏珊掂量了下果子,感觉硬度和分量差不多,便用弹簧钳轻轻剪下来,放进背包里。“我们摘下牛油果后,集中放到塑料箱里称重,之后运到工厂里进行清洗包装。”

  流水线上,工人们一丝不苟地进行清洗、包装作业。一颗颗饱满的牛油果在水槽里翻滚,清洗干净后顺着生产线来到人工拣选环节。品质达标的牛油果全身鲜绿色,外形呈标准鸭梨状。由于还需长途运输,果实要手感偏硬一些。

  负责拣选的员工安东尼说,外皮颜色变深变红、有伤痕或黑点、果形不够圆润的牛油果,都不符合出口标准,只能作为深加工的原料。精挑细选后的果实经过整理装箱后,还要经过熏蒸杀虫消毒,之后从内罗毕运往肯尼亚东部的蒙巴萨港,在那里乘上货轮,一路向东,驶往中国上海。

  快速放行,绿色通道更高效

  经过20余天的远洋航行,来自肯尼亚的皮尔卡亚号货轮靠泊上海外高桥港区码头。45吨进口非洲鲜食牛油果顺利抵港。

  “这是国内首批大规模进口的非洲输华鲜食牛油果。”上海海关所属外高桥港区海关(上海外港海关)关员陈一珉清晰地记得,那天到岗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海关查管系统,查看当天计划查验货物的电子申报资料。在确认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和输出国家官方植物检疫证书等资料齐全后,他与同事穿好防护服,开始查验工作。

  “在牛油果抵港前,我们通过关企联络员机制,提前对接进口商掌握货物到港信息,统筹安排人力资源,落实提前申报、无陪同查验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开辟绿色通道,确保货物抵港后第一时间进行查验。”上海外港海关查验十科科长罗凯明介绍。

  为保证生鲜农产品品质,这批鲜食牛油果的查验工作被安排在封闭式冷链查验存储一体化平台,实施全程封闭恒低温作业。“我们在监督完成预防性检疫处理后,需要检查货物包装、品名、标签等是否与申报相符,检查货物是否携带有害生物。”陈一珉说,在4摄氏度的货仓里,他们用放大镜仔细检查牛油果箱内是否有活体的昆虫、软体动物,重点检查牛油果果柄等部位是否带有蚧壳虫,剖果检查是否带有实蝇等有害生物。在现场检疫合格并随机抽取样品送实验室检测合格后,“第一时间予以现场放行”。

  当天中午12时许,完成现场检查的牛油果被重新装入集装箱。随后,集装箱被运往冷链仓库,当天完成打包装运,准备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此前,每年3月至9月,中国市场上的牛油果主要来自秘鲁、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如今肯尼亚牛油果出口中国,更加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

  在某电商平台的手机应用上搜索“牛油果”,就能看到肯尼亚牛油果的产品信息:产地位于赤道附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火山土广布,土壤肥沃;人工采摘,颗颗甄选,预留最佳赏味期……“第一次看到非洲产的牛油果,很想尝尝有什么特别之处。”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丁女士在手机上下了单,不到1小时,这些从非洲远道而来的牛油果就摆到了她面前。

  扩大合作,更多农产品可期

  目前,肯尼亚官方已确认15家果园、9间工厂和1处熏蒸设施为对华出口牛油果定点机构。肯尼亚农业专家约瑟夫·翁戈里表示,肯尼亚牛油果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后,将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这一产业。此外,打开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也将为肯尼亚牛油果进入其他亚洲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卡库奇公司总经理克里斯托弗·弗劳尔斯表示,今年出口中国的牛油果颇受消费者青睐,很快销售一空,“我们非常看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弗劳尔斯强调,公司奉行从果树到货架的营销策略,在供应过程中严格遵守肯中两国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牛油果品质安全。“中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消费者和代理商对质量的要求很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严格的检疫程序与先进的冷链技术确保了肯尼亚鲜食牛油果的品质。据中国海关总署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非洲牛油果便利又安全地摆上中国百姓餐桌,海关总署对非洲国家提出的农产品准入申请予以优先考虑,并加快推动检疫准入工作。对某些来自同一国家、加工工艺相近的农产品,或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一种农产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合并实施风险评估,加快准入流程。对非洲国家已获准输华的农产品生产企业便利注册,采用视频检查或文件审查等灵活方式,加快评估和注册等流程。

  “海关高效便利的通关保障,更加坚定了我们扩大非洲农产品进口规模的信心。”进口商上海牛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陌苏表示,今年公司进口牛油果约200吨,明年起每周都有进口计划,预计全年进口量将超过9000吨。

  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表示,近年来,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非洲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中非双方克服外部经济形势和疫情不利影响,稳步推进包括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在内的各项举措落地。首批非洲鲜食牛油果对华正式出口,是中国进口非洲新鲜水果的阶段性成果。

  今年以来,南非鲜梨实现对华出口,中国和津巴布韦签署津巴布韦柑橘对华出口议定书,完成马拉维大豆、赞比亚甜叶菊等输华检疫要求议定书签署……未来,更多非洲优质农产品将通过绿色通道加速进入中国市场,深化农产品贸易将成为新时代中非合作新亮点。(记者万宇 禹丽敏 沈文敏)

标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