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这项广受关注的助企纾困重大举措进入实施阶段,1.5万亿元退税将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下一步,关键在于落实落细政策安排,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把该退的钱及时足额退到位,有效为市场主体“输血”“活血”。
增值税税制实施过程中会产生留抵税额,留抵退税就是提前返还尚未抵扣的税款。今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既有减免政策,又有缓缴退税措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是其中的“重头戏”。通过实施留抵退税,可以增加企业现金流,缓解资金回笼压力。这项政策安排,体现出规模超预期、纾困效果直接高效的突出特点,将给广大面临资金压力的企业带来“甘霖”。
好政策更需落实好。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政策切实转化为现实“红利”并非易事。国务院要求,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一次性全额退还、制造业等6个重点行业存量留抵税额7月份开始办理全额退还。退税规模大、企业数量多、时间安排紧、操作要求高,需要财税部门周密筹划、迅速推进,特别是尽快明确具体政策规定和征管操作办法,确保流程高效便捷。
实施退税减税,会形成政策性减收。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疫情持续冲击等因素影响,基层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实施留抵退税,意味着把“真金白银”直接退给企业,大规模退税对地方财政形成较大压力。为此,中央财政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再通过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等,目前首批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的专项转移支付4000亿元已下达。中央财政的强有力支持,为顺利实施留抵退税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有利于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退税资金关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每一分钱都不能乱花。根据安排,专项资金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实行动态监控。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具有“快、准、严”的特点,运行日趋成熟,在实施留抵退税中要发挥出独特优势,特别是通过优化分配流程、强化资金监管,提升管理效能和资金效益,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对地方的补助直达市县基层。留抵退税政策性强,有必要加大宣传辅导力度,让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全面了解掌握政策,积极依条件和程序申请退税并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需要强调的是,退税资金是企业的“救命钱”,绝不能成为人人都想咬一口的“唐僧肉”。各地要强化财经纪律、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管理,不得把资金挪作他用。同时,要加强退税流程管理特别是资格审核,防范企业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方式骗取退税。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开始落地实施,值得期待。广大市场主体在一系列纾困解难政策助力下,一定能克服眼前困难,蓬勃发展、稳步前行。(金观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