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什么是硬科技?近日,支点投资创始人潘建臣针对硬科技及其孵化模式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潘建臣表示,国内流行观点认为,硬科技是以人工智能、基因技术、航空航天、脑科学、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不是比特经济,是原子经济;不是虚拟世界,是物理世界,是具备长期研发投入积累的高科技,是具有极高门槛、难以被山寨和模仿的,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潘建臣认为,把高科技分成硬科技和软科技(软件、互联网)没有实质意义,这种简单的分类是不懂产业的表现;把“硬”直接物化,没抓住“硬”的中文寓意;简单将传统高科技领域与新兴科技领域列举出作为硬科技的代表,意义不大。此外,这些领域中的很多技术早已进入技术扩散期,这类技术已不能称为高科技,更不能称为硬科技;没有把硬科技在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讲清楚。
潘建臣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他对硬科技的看法。首先是硬科技的内涵。硬科技是具有高门槛、基础性、战略性、突破性的高科技,这类科技处在创新的核心层或者产业链条的核心节点,需要经过长期的研发积累和工程实践才能获得实质性突破。硬科技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
硬科技还表现为技术已进入发展稳态阶段,已经由少数企业实现产业化,技术路线已比较明确,且被公认能给社会带来现实和可期的巨大影响力。
硬科技必须通过自主创新获得。硬科技往往会被极少数先发优势企业或国家拥有并垄断,难以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或者模仿创新获得。
其次是硬科技的特征,如图所示。
硬科技的特征
最后,硬科技的意义。从宏观来看,硬科技是培育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要素。
潘建臣认为,经济高速增长是后发经济体在发展过程初期与“起飞”阶段的一种普遍增长形态,但经济增长会随着与先进国家技术差距和其他相关要素、机制差别的缩小,而呈现出增长速度规律性地向成熟经济体水平逐步收敛的态势。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技术性后发优势、人口红利及投资和内需的扩大等将消失殆尽。想要适应引领“新常态”并培育经济发展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关键在于构建科技“先发优势”,而真正能够体现“先发优势”的是“过硬”的科技—硬科技。
从中观来看,硬科技是促进产业升级的根本保障。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其关键是技术进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而硬科技是自主创新的技术,是难以模仿的技术,能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发展的程度。因此,硬科技创新居于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是促进产业升级的根本保障。硬科技产业的发展能有效提升整体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也能有效带动以硬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链条上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以硬科技为母技术,会不断孵化出子技术和孙技术,形成“技术簇”,辐射范围更深更广,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能引领产业革命,成就“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硬科技,以硬科技为依托,形成金融汇聚和人才聚集效应,培育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与垄断,形成技术和市场门槛,提升产品替代能力和定价议价能力,满足甚至引领市场需求。
(声明:此稿为观点提出者个人观点,国际在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