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全息视点  企业扶贫  文旅映话  环球视野  社会责任  人物  公益  健康  专题
首页 > 企业频道 > 正文
金融助力生态补偿制度改革
2021-10-11 16:57:02来源:经济日报责编:冯实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把生态保护补偿融资机制与模式创新作为重要试点内容。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需要加快绿色金融创新,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有助于支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自然资源缺乏、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这三大长期风险备受关注,且均与生态、环境相关,越来越多的发达经济体通过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对我国而言,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等,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迎接挑战,紧抓机遇,加快创新,提升服务,更好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是绿色金融的责任和使命。

  一方面,要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从2017年开始,我国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甘肃、新疆等六省(区)九地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0年底,六省(区)九地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368.3亿元,占六省(区)九地全部贷款余额的1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3%;六省(区)九地绿色金融债券余额达到1350亿元,同比增长66%。下一步,应及时总结六省(区)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将其经验及做法推广至全国,加快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环境权益交易等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以试验区扩大为契机,以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为抓手,调动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社会责任纳入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构建更为完善的绿色发展体系。

  另一方面,要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加快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金融科技本身是更为“绿色”的金融服务模式,而金融科技应用将有助于提升绿色金融资产获取能力,缓解绿色项目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增强金融支持服务水平和风险防控水平。但金融机构对运用金融科技发展绿色金融的认识普遍不够,缺乏将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的明确目标;金融科技企业在运用科技手段赋能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研发较少,投入不足。应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深化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降低绿色金融运营成本,提升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如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作用,提升绿色项目识别、生态效益测算、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效率。在此基础上,需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如按照《意见》要求,创新各类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建立绿色股票指数、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中,推出支持绿色金融创新的监管沙箱产品。

  金融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绿色金融发展的定向支持力度,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提升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降低金融机构资金和服务成本,促进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同时,提高对金融机构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的风险容忍度,探索建立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提升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意愿和能力。此外,应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产品的标准和目录,形成统一、全面的绿色金融分类标准,为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提供基本遵循;还要以《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公布为契机,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防范出现“漂绿”“假绿”等问题。(作者董希淼系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