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盛会既是运动健儿各显其能的赛场,也是东道主展现经济实力、综合水平的舞台。由陕西省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后,与之相关的经济话题同样备受关注。
本届全运会顺应数字化、智能化潮流,加大了5G应用力度;众多高科技手段融入场馆建设和赛事管理,为运动员高水平发挥提供了有力支撑;由吉祥物“秦岭四宝”衍生的文创产品带来可观销售额……这些都是体育经济的应用场景。
全国运动会是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全运会首次走进中西部地区,折射出我国区域发展格局正不断优化,体现出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充分肯定。
西安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曾有不少历史欠账,影响了城市形象,群众意见很大。举办全运会成为契机。西安市力求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2021年6月29日,西安市11个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建成。这些项目涉及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方面,既有助于办好全运会,又为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承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比如,当天竣工的西安灞河元朔大桥将西安市行政中心到奥体中心区域的通行时间缩短到15分钟左右,有力推动了灞河右岸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和会议会展等产业发展。
本届全运会主会场设在西安市,场馆分布在陕西各个城市。借助全运会的东风,陕西各地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彼此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发展格局日趋完善。全运会开幕当天,“绿巨人”D5291次列车驶出铜川东站,结束了铜川20年无铁路客运的历史,也首次实现了复兴号列车在陕西省10个地级市全覆盖。
全运会开幕式上,文体展演《奋斗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既展现了陕西的辉煌历史和厚重文明,也传递出向深海、深空、深地、深蓝进军的豪情。陕西虽是科教资源大省,但科技成果转化还不够多,创新优势变成发展优势还有较大潜力可挖。利用承办本届全运会的契机,陕西汇聚政、产、学、研、用等各方资源,全力打造科教强省,构建科技创新高地。
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国中表示,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主要是构建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创系统,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和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促进器”,推动创新驱动尽快做实、见效、成势。(杨开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