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未出现扩大迹象,但是防控信用风险必须居安思危,一刻不能松懈。要看到,房地产等极个别行业、企业受多重因素影响,信用风险明显上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情况出现分化,尾部平台风险有所上升。防范和化解债券市场风险要学会“弹钢琴”,发挥好协同力量。
最近,随着个别房地产企业传出信用风险新闻,债券违约问题再度引发市场关注。乐观者认为,任何经济体都难免会出现债券违约现象,何况过去我国已积累一定的债券违约处置经验,债券市场需要违约个案来打破刚性兑付、实现风险定价,因此,近期的违约风险不足为惧。
但是,防控信用风险不可盲目乐观,必须居安思危,一刻不能松懈。万得资讯统计,今年以来,截至9月23日,债券市场已有120只信用债违约,涉及违约金额达1279.57亿元,虽然违约规模相比2020年、2019年同期有所下降,但违约债券数量仍高于2018年同期。
在结构上看,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周期性行业在上游价格大幅上涨背景下,行业龙头信用风险明显下降,但房地产等极个别行业、企业受多重因素影响,信用风险明显上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有序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背景下,不同地区和不同融资平台的风险情况出现分化,尾部平台风险有所上升;尽管可能违约债券的规模占企业负债总额的比例较低,并且投资者对个别信用风险事件早有预期,但各方依然要严防严控债券违约个案给信用市场带来的冲击。
防范和化解债券市场风险要学会“弹钢琴”,发挥好协同力量。
在中介机构层面,须推动证券公司、会计分析师、律师、评级公司等中介机构进一步提升执业质量,用新《证券法》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继续完善信用评级方法,提升评级风险预警能力,培养更多勤勉尽职的“看门人”。
在投资端,敦促投资机构真正回归价值投资,更主动地提升自身风控管理水平,加快重塑整个市场信用评级体系。目前,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已发布在申报环节不强制提交信用评级报告作为要件的通知,未来,我国债券的发行、交易、投资、抵质押等各环节可能将全部取消强制外部评级,评级行业发展将由“监管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债券投资机构要更注重自身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和使用。
在违约处置方面,可探索在加强投资者保护和信息披露的前提下,完善违约债券的交易机制,推动市场基础设施和监管制度的建设,不断培育专业投资者,充分发挥市场化定价机制作用,推动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周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