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快递行业有两件事备受热议。第一件事是顺丰首现亏损,自曝一季度预计亏损9亿元至11亿元,股价甚至一度跌停;第二件事源自义乌邮政管理局下发给百世快递、极兔速递的警示函,要求其不得用远低于成本价格的方式进行倾销。因“低价倾销”,且整改未达要求,百世快递、极兔速递部分分拨中心已停业整顿。
不少网友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认为极兔等快递企业“低价倾销”行为“伤”了顺丰,导致顺丰亏损。其实,顺丰控股发布的公告说得很清楚,其亏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那么,快递企业之间的价格战究竟伤了谁?
顺丰对外公布的亏损原因中提到,今年以来,企业经济型业务增长较快,电商件快递毛利承压。换言之,电商件客单价降低,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盈利。
电商件一直是快递企业的重头戏。有数据显示,快递企业超过80%的业务量来自各大电商卖家。近年来,得益于我国电商市场的飞速发展,我国快递年业务量以每年递增100亿件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国家邮政局预计,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将超过950亿件。如何抢争市场份额,分得更多羹,降低客单价成了部分企业发展新客户、稳定老客户的重要手段。
“价格战”自然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利润,但是在市场占有率的压力下,一些快递企业往往不得不加入“战争”。一些快递企业一开始采用低价竞争的方式挤出同行,等市场占有率上涨后再涨价。这种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带来的恶劣影响不容小觑。
为了争抢市场份额,一味地退让价格,搞价格竞争,短期内或许可行,但靠“烧钱”维系的低价竞争不仅会扰乱快递市场正常秩序,也会让整个行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表面看,价格战使得电商卖家成了既得利益者,快递费一降再降。但“以价换量”的商业模式,使得末端派件量飞速增长的同时,派件费却不断被压缩,有关“快递到网点迟迟不派送”“不征得同意将快递投入快件箱”等投诉时有发生。
此外,普通消费者的寄递运费并没有降低,快递时效、末端派送等服务体验却大打折扣。此次素有全国快递风向标地位的义乌,启动了价格整治,不仅对快递企业“低价倾销”现象及时亮剑,也给其他快递企业敲响了警钟。早前的价格战已经令不少快递企业被淘汰出局,低价竞争导致快递企业的低利润模式已接近持续发展的临界点。
面对客单价不断下滑的压力,快递企业要谋求自身及行业的长远发展,不能守着电商市场,继续用价格战进行同质化竞争,必须主动出击,练好内功。一方面,要在越降越低的快递费和优质的服务质量之间找好平衡,从价格竞争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不断加强自身成本管控,让价格回归理性;另一方面,快递企业要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末端网点布局,更好惠及亿万群众。此外,快递企业要加大对快递员的激励措施,对快递企业来说,更多的五星快递员意味着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吉蕾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