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全息视点  企业扶贫  文旅映话  环球视野  社会责任  人物  公益  健康  专题
首页 > 企业频道 > 正文
疏堵结合推进绿色包装
2021-03-15 09:35:53来源:经济日报责编:冯实

  在各地商超,礼盒装的水果、糕点比比皆是。这类礼盒除了外包装手提袋,里面还有两到三层的包装。不只线下实体店如此,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包装盒、快递盒等过度包装问题也很突出。

  商品过度包装,不可避免地带来垃圾增量,资源浪费,环境负担加重。“羊毛出在羊身上”,由商品过度包装带来的成本增加,最后自然还得由消费者埋单。如此情形得不偿失,亟需以简约绿色包装取代过度包装。

  这首先离不开法规约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指出,目前我国包装行业涉及的法规散见于环保及其他行业的法律条文中,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包装法。这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抓紧推动完善国家层面的包装立法,可依据我国国情,结合环境相关法律的原则性条款,制定商品包装法等专门性法规,保障司法及执法等活动有效开展。

  法规约束之外,专业化的标准亦须跟上。此前,我国已对商品包装发布过相应标准,2010年实施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就对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的空隙率、层数和成本等指标作出强制性规定。目前来看,有必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变化情况和材料工业技术的发展趋势,针对各个门类商品进一步细化标准,使标准与法规相辅相成,构建起完善的法律框架以供推进落实。

  防范过度包装,还需要加强引导。一方面,要鼓励绿色包装。有关方面可适时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激励企业做好技术研发与设计,带动企业推崇简约绿色包装理念。另一方面,社会各方也要积极响应与推动,加强相关议题的讨论与宣传,促使反对商品过度包装理念深入消费者内心,并使绿色包装成为商品生产与营销者的自律行为。(周慧虹)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