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睡眠监测手环热销、智能睡眠眼镜受追捧、睡眠沙龙课程预订火爆……近来,跟睡眠有关的产品和服务销售快速增长,睡眠消费成为一种健康消费新业态,走进越来越多产业界和消费者的视野。人们对睡眠质量的关注,正在助推睡眠市场规模急剧扩张,预计到2020年,我国睡眠市场的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多亿元。
【点评】顾名思义,睡眠消费是人们为了追求睡眠质量而产生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尽管是一种新业态,但迸发出的潜力有目共睹。一份线上睡眠消费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睡眠消费市场容量已超过1万亿元。很多和睡眠相关的产品销售,更是呈现快速增长。比如,在某电商平台,使用便捷的助眠喷雾去年成交额同比增长33倍,香薰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50%,传统眼罩类商品的成交额增速也在33%以上。
从“吃好了吗”“穿好了吗”再到“睡好了吗”,中国消费者的这一需求演变曲线,不仅勾勒出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方向,也生动反映了健康消费越来越受关注的趋势。在解决“如何睡个好觉”这一问题上,有相当比例的消费者希望借助更为有效的方式来改善睡眠质量。如此巨量的潜在需求,让睡眠消费成为健康消费的一片新蓝海。
在睡眠产品的选择上,人们也更加理性。品质化、品牌化的创新产品,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比如,智能控温纤维被、蓝牙眼罩、深睡枕等各类助眠产品,进入人们的购物车;一些“小而美”的助眠商品,比如一瓶有设计感的香薰,因为新意十足,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而抑菌床垫、抑菌被子、乳胶枕等传统助眠产品,也在更多地依靠品牌和品质赢得订单。消费者的理性,是助推睡眠消费市场加速走向成熟、产品更新迭代的重要动因,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加大投入。
和所有新业态一样,睡眠消费市场也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有商家打着“睡眠”的概念浑水摸鱼,让消费者真假难辨。不少消费者发现,一些所谓的“网红”助眠产品价格不菲,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明显。少数消费者在网购睡眠相关产品时,也碰到过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睡眠消费潜力的释放,也给人们的消费安全带来隐患。
未来,随着人们对改善睡眠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长和升级,睡眠消费仍有充分发展空间。及时解决睡眠市场中出现的问题,让相关企业在一个更优的发展环境下拥抱新机遇、安心搞创新,如此,才能在更好地满足人们睡眠需求的同时,带动睡眠产业成为健康消费领域一个更具活力的新增长点。(肖雪)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