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消息:2019年11月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大河乡面草沟行政村小东梁自然村村民冯斌搬进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第一个月,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冬天,室外温度达到零下20度而冯斌新家里的室温始终保持在25度上下。冯斌说:“之前住的土坯房年久失修,家人都在担心房子会垮掉。如今住上了精装修的新房,房里有双层玻璃还有集体供暖,连卫生间里的热水器、马桶、洗手池都配齐了,我们什么也不用操心,直接入住。感谢大家的关心,更要谢谢为我们及时搬进新家的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人”。
“暖男”,为了村民住新家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易地扶贫项目(以下简称“张北易地扶贫项目”)是河北省的重点脱贫民生项目。负责该项目的是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二局一公司”)张北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万人社区项目EPC总承包人、张北县空心村治理建设项目(义和美新居)项目经理刘波。刘波在项目开工之初走访过附近的村庄,对于村庄“交通不便”“住宅设施落后”“基本供暖无法保障”等“落后”的居住条件,他表示:“一定要让村民尽快住上温暖的新家”。
张北易地扶贫项目的地理位置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2.1℃,最低气温-38℃,夏短冬长,每年的有效施工时间为6个月。在短时间内保证项目完成质量的情况下,“工期紧”“施工难度大”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刘波时常“奔波”在前线,“穿梭”在张北县油篓沟镇人民政府和设计院的同时一边进行临建建设一边带项目组成员进行规划、测量、放线等工作,最终在20天的工期里完成项目的临建建设。在施工即将进入“正轨”之际,突来的暴雨“填满”了刚刚打好的基坑,项目全体成员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将14台水泵、2台小型挖机、2台发电机,一千余个编织袋送到了现场应急直到“险情”解除。张北易地扶贫项目组成员为高效完成建设任务,让村民早日住上“放心房”“安心房”,项目组严把工程质量的同时在项目现场安装三十多个摄像头实行现场监控全覆盖并通过手机进行24小时质量安全管控,进一步完善质量交底培训制度,严格把控过程管控与流程验收。张北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万人社区项目EPC总承包项目组历时5个月完成了20栋楼的主体封顶并在2018年年底实现4栋楼达到入住条件,3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新家的钥匙。
暖房,保证村民不受冻
为保证村民冬天的住房温度,张北易地扶贫项目技术部门在保证房屋结构成型质量的基础上深化设计,将外墙保温厚度由原来的80毫米增加到120毫米,将窗户改成双层玻璃。由于开始设计的图纸上暖气片组数较少,项目组根据张北天气情况对采暖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增加了户内的采暖设备暖气片组数及片数,特别是在顶层等特殊户型中增加了暖气片组数,为每户增加了太阳能和电能两用的太阳能水箱,保障住户能随时使用热水。经过估算,每户每月大约能节约用电50°左右。
项目组成员在交房前分组对采暖系统进行了多次调试工作。由于该项目为扶贫项目,很多住户不知道如何使用采暖设备,对于该情况项目部组织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进行分组、分楼巡检工作帮助住户开好阀门,对住户进行采暖设备使用的教育交底。多项保温增温的设计使每个房间即使在室外-38℃的低温条件中,室内温度依然适宜。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部给每个房间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并在道路两侧放置太阳能路灯以及对周围环境进行大面积绿化,让村民过上优质的“绿色生活”。今年11月初,共计2566户居民已经全部拿到钥匙并搬入了新居。
暖心,精准扶贫显担当
为保证张北县整体脱贫目标,张北易地扶贫项目部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彰显”国企责任担当。在此期间,项目部协助张北县白庙滩乡盘常营村建设“亲历扶贫”党建扶贫教育基地;参与国务院办公厅驻张北县扶贫工作小组主办的“扶贫有藜——我在张北有亩地”藜麦众筹活动,共认领4.5亩藜麦;开办本地民工培训班,为当地村民提供三百多个工作岗位。张北易地扶贫项目部成员回访遇到的冯斌曾在张北易地扶贫项目工作过并多次在属地开展包括组织青年团员看望当地的孤寡老人和老党员在内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义务卫生清扫等活动;多次资助当地贫困大学生并发放助学金与提供有偿实习岗位,这一举动既让大学生挣取了生活费又锻炼了工作能力。 在一年多的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得到了张北县油篓沟镇人民政府和村民的一致称赞。2019年1月,张北县政府向公司寄出了感谢信;同年7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油篓沟第三党总支向该项目部赠送了锦旗。
据了解,2019年5月27日,中建二局一公司中标张北易地扶贫二期项目暨“空心村”治理建设项目,该项目承担着80个行政村,6226户,18830人的搬迁任务,是张北县治理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安置区。如今,张北县空心村治理建设项目已完成16栋住宅楼及1栋行政中心、1所小学的封顶。(消息来源: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