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文旅产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12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2019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高政表示,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新型业态蓬勃兴起,特别是数字文旅产业表现突出,成为优化文化和旅游供给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展望2020年,文旅产业新一轮政策利好还将密集释放。《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正公开征求意见,有望加快出台;数字文旅一揽子新政将加快落地;数字科技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望纳入“十四五”规划。专家表示,在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文旅产业或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数字文旅产业表现突出
文旅产业最新成绩单依然亮眼。文化和旅游部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5.6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187亿元,同比增长7.6%;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97亿人次,同比增长8.8%。投融资方面,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发行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债券规模约777亿元,同比增长5.34倍。
“数字文旅产业表现尤其突出。”高政介绍,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内容型、社区型互联网旅游企业迅速成长。网络动漫、数字艺术展示等持续高速增长,智能语音、短视频等新型业态发展活跃。在线旅行服务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众多新业态有力带动旅游领域创业就业。数字技术驱动产业消费端转型升级,提高了文化和旅游消费的便捷度、品质感和体验性,技术创新更加凸显。
文旅产业快速发展背后是政策和技术的双重推动。2019年,伴随数字技术快速发展、5G迈入商用阶段,文旅市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相关部门紧跟趋势密集出台相关举措。
科技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8月13日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要求打通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创造更多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性成果,为高质量文化供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国务院办公厅8月23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要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宽带移动网络水平,提高文化和旅游消费便捷程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12月12日联合发布《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要求充分运用虚拟现实(VR)、4D、5D等人工智能技术,大力发展“智慧景区”。
地方层面也在加快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河南、湖南、深圳、山西、山东等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结合文旅项目积极探索5G应用,与各大运营商合作,在景区、旅游目的地开展智能引导、大数据监测等活动。
此外,我国还在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国际标准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1月28日,我国自主原创的“数字化艺术品显示系统的应用场景、框架和元数据”标准经国际电信联盟批准成为国际标准(标准号H.629.1),为我国数字艺术展示产业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应用该标准的产品已销售10万台,直接用户30万以上。
更大力度支持举措在途
2020年,文旅产业还将迎来更大力度支持举措,文化产业促进法有望加快出台。
“文化产业促进法起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了各方基本认可、比较成熟的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目前司法部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高政透露。
高政介绍,2015年9月,14个部门建立文化产业促进法起草工作领导小组,经过四年的努力和多次集中起草、调研论证、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起草过程中紧紧抓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确定在创作生产、文化企业、文化市场等三个关键环节发力,在人才、科技、金融财税等方面予以保障。
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将迎来更多支持举措。高政表示,下一步将利用数字文旅新技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扩大优质数字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释放数字文旅消费潜力,促进数字经济格局下的文旅融合。促进数字文化内容与互联网旅游、智慧旅游、虚拟旅游等新模式联动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9中国旅游集团发展报告》建议,完善旅游科技创新政策,把数字科技纳入“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支持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数字景区、数字民宿项目,构建产业升级的数字化基础。
也有专家提出,我国数字文旅面临的一些瓶颈亟待突破。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李仲广表示,目前数字鸿沟仍不容忽视,特别是三四线城市,WiFi还没有覆盖,其他科技手段也比较落后。
据了解,基础设施普及也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12月23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力争2020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
文旅产业将迎新一轮爆发期
多位专家表示,在科技发展和政策支持双重利好之下,文旅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爆发期。
“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文旅产业的运营效率、经营效益、服务品质以及监管水平。5G在文旅产业的应用,将催生新的文旅业态和商业模式,而区块链在文旅产业的落地,有望重构文旅经济体系。”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研究所所长杨宏浩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文旅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副院长杨明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未来要让科技带来的新机遇真正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需要不断满足多个年龄层对文旅产品的市场化需求,同时实现差异化、互补性经营。
“科技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创新将成为新动能,文旅产业将迎来高质量、多层次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用好产业资金投资,鼓励发展一批综合性文旅集团;用好财税杠杆,激发民营市场主体活力;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经济参考报 班娟娟 王文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