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新闻资讯  |  企业扶贫  |  全息视点  |  文旅映话  |  公益  ·  健康  |  环球视野  

打造数字文创场景 提升旅游消费空间

2019-11-27 14:46:21  来源:中国旅游报  责编:冯实

  数字文创是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经济文化活动,是数据创意产业的重要领域。《“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数字创意产业列为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提出要构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平台。近年来,腾讯、百度、阿里、网易、爱奇艺、优酷土豆等较早进入数字创意领域的企业快速发展,字节跳动、多米、斗鱼、乐逗、咪咕等新创企业十分活跃,尤其是电竞、短视频、VR、网络文学等正在迎来大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及艺术品数字化、数字展会和数字节庆等与游客活动息息相关的新兴数字业态不断涌现,数字创意产业与旅游融和正在逐步深入,并延伸发展为城市旅游消费的新空间。

  数字文创正在成为激发城市休闲经济活力的重要途径。数字文创的本质是文化、艺术、创意、知识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全球范围内,数字文创正在成为考量城市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法国里昂2002年成立了国际灯光城市协会,推动里昂灯光节成为城市发展的创意名片。日本于2004年颁布《内容产业振兴法》,推动数字内容产业成为东京拉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自2008年起每年在东京举办数字内容博览会,又于2018年建立东京森建筑数字艺术博物馆。我国上海、北京、杭州、成都、长沙、厦门等城市也纷纷布局数字文创产业。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数字经济、智慧旅游欣欣向荣的当下,数字文创与旅游场景的融合为城市新经济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80后、90后游客偏好时尚且带有科技感、文艺气质的新产品。数字文创完全有可能激发都市旅游经济新活力,并通过文化、科技和旅游融合让城市文化更富魅力。

  数字文创的旅游场景应用需多关注旅游消费需求的专项性,才能形成有生命力的消费空间。旅游是一种空间位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探索世界和发现自我的文化活动。基于这种“移动的闲暇”的性质,旅游消费需求具有异质性、可达性、便利性、趣味性、专业性等突出特征。所谓异质性是指游客在旅途中追求与日常生活场景的差异化;可达性是指目的地提供的消费内容意义上易理解、空间上可进入、形式上易接受;便利性是指消费内容易获得、形式途径方便、地点易到达;趣味性是指表达形式和内容的生动性、多元化和可体验;专业性则是指为游客提供专项服务的供应链条的成熟性和舒适性。因此,数字文创在旅游场景中的开发和应用,首先要清晰认识到服务对象是一个跨越空间、寻找差异和体验、且要求形式便利和服务专业的游客,要由此出发去寻找游客的消费痛点。敦煌莫高窟通过文化内容数字化解决了自由行游客解说信息获取难的痛点,满足了游客对内容获取便利化和可达性要求。故宫博物院箭亭广场的高科技互动艺术《清明上河图3.0》,模拟与实景相符的视听场景,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感受明代开封街景,满足了游客消费异质性、可达性和体验感的专项需求。上海“会说话的建筑”工程,使城市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诸如此类,这些数字文创在旅游场景中的发展正是契合并满足了旅游消费专项性需求的结果。

  数字文创的旅游场景应用需关注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形成可持续的产业空间。当前旅游市场品质化消费需求逐渐增强,文化消费日趋成为旅游消费的核心领域。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51.8%的受访者表示,“文化消费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比衣食住行更重要”。90后、00后年轻一代是旅游活动中数字文化消费的中坚力量。而旅途中文化消费存在的交通不畅、场馆开放时间不够、产品创新性弱且少、免费开放活动少等痛点,恰为旅游场景中的数字文创提供了发展契机。准确把握旅游市场发展趋势,通过文化业态的数字化提升和跨行业的融合创新,匹配形成解决游客消费痛点的产品,是数字文创耕耘旅游市场并壮大的基础。可依托城市特色文化,创造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数字创意产品。通过提升城市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及演艺娱乐、艺术品、文化会展的数字化来增加产品供给。通过将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文学、网络视频、在线演出等数字文创,与旅行社、景区、酒店等现有旅游业态在功能、服务界面或流程上的结合,来创新交互体验应用。

  数字文创的旅游场景应用要多关注技术创新的规律性,才能形成可生长的文化空间。数字文创是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其技术创新规律有别于科学创新,呈现出目标性强、实用价值突出的特征。数字文创在旅游场景中形成可生长的文化空间,需要把握技术创新目标性和实用性特征,使创新找准旅游场景中的服务、消费或管理中的痛点,明确创新目标和需要达到的功能。为此,数字文创企业需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的技术创新路径,通过了解游客消费需求,明确创新方向。数字文创在旅游领域的应用,还需要坚守“技术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要通过技术创新使游客的旅游活动更加安全、便捷、舒适、有趣,更有价值和更加有感。(唐晓云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

  • 合作
  • 媒体
  • 企业
  •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 联系电话:010-68890768
  • 传真:010-68891547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