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新闻资讯  |  企业扶贫  |  全息视点  |  文旅映话  |  公益  ·  健康  |  环球视野  

曝光“黑车商” 严惩没商量

2019-10-15 08:54:24  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冯实

  “买新不买旧”是多数中国人的购车理念。与发达国家消费者热衷购买二手车不同,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滞后。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支持购置新能源汽车,促进二手车流通。专家表示,良好的市场秩序是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的关键,必须构建数据共享、政企联动机制,加强车况透明化,大力推动二手车品牌化经营及交易诚信体系的建立。

  与新车产销放缓相比,当前我国二手车市场十分活跃。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今,中国二手车交易量已经连续18年持续增长,全国交易量从37万辆增长至1382万辆,增长了37倍。

  不过,在二手车交易呈现蓬勃发展势头的同时,我国二手车市场也充斥了大量“黑车商”,“野蛮生长”后的诸多乱象与弊端也愈发凸显。比如,隐性收费、销售事故车、里程数据造假、恶意赚取暴利、服务承诺难以兑现等,严重阻碍了我国二手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一车一况”“一车一价”是二手车与生俱来的非标品特质,由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黑车商”通过混淆车况、隐瞒车况等手段低买高卖赚取差价,使得二手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影响交易信任,也会使市场逐步萎缩,影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传统二手车市场乱象由来已久,由于传统车商大部分起家于街边揽客赚取差价模式,加之入行门槛低,导致大量闲散人员进入,为赚取快钱,滋生了非法经营、不正当竞争、有损消费者利益的“黑车商”。

  目前,“黑车商”不法行为被曝光较少,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是因为“黑车商”多为分散的个体经营者或小商户,缺乏经营资质,加之买卖双方被骗金额较低或举证困难,导致警方或工商部门受理困难。买家无奈只能向法院、消协等部门投诉“黑车商”,但大多用户因势单力薄,承担不起时间成本和起诉费用,只能放弃维权。

  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共审结因购买二手车引起的消费者维权案件25件,从2018年以来的情况看,此类案件呈较快增长态势。

  就成熟二手车市场而言,早期的美国也存在“黑车商”乱象,后来经过美国政府和汽车经销商的共同努力,以及《二手车保护法》、“柠檬法”等措施陆续出台,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旧车认证、置换、拍卖、收购和销售体制,这使得成熟的二手车市场保护了购车者的权益,美国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开始迈入有序经营时代。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晓军表示,我国二手车交易市场中存在着较为普遍且严重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车况信息不透明。消费者作为二手车的买方,享有消费知情权,依法有权了解车辆出厂后产生的维修、保养、碰撞、事故记录,信息生成及保存部门应当无条件公开及提供。

  业内专家呼吁,应建立车商准入制度和“黑车商”信息曝光制度,让黑车商无处遁形。同时,展开更大范围针对黑车商的二手车集中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并加强行业监管,完善管理办法;认可品牌化、连锁化经营的二手车经纪企业,从根源扼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构建健康规范的良好营商环境,为消费者营造更为安全安心的二手车交易环境。(本报记者 王轶辰)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

  • 合作
  • 媒体
  • 企业
  •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 联系电话:010-68890768
  • 传真:010-68891547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