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新闻资讯  |  企业扶贫  |  全息视点  |  文旅映话  |  公益  ·  健康  |  环球视野  

文旅企业发展再获政策加持

2019-09-04 09:11:24  来源:国际商报  编辑:冯实   责编:韩东林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了9项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政策举措,包括推出消费惠民措施、提高消费便捷程度、提升入境旅游环境、推进消费试点示范、着力丰富产品供给、推动景区提质扩容、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市场监管执法等,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

  “文化和旅游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幸福产业,在该领域激发消费潜能,是民之所盼,也是政之所向。我国文化和旅游的发展空间很大,是最能释放消费潜力的领域之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在解读意见时表示,《意见》的目标是从供需两端发力,不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努力使我国文化和旅游消费设施更加完善、消费结构更加合理、消费环境更加优化,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供给更加丰富。

  《意见》的发布对广大文旅企业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作为中国演艺第一股、全球主题公园集团十强企业,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建设“大宋主题”的公园,到开创“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经营模式,再到品牌输出、连锁扩张,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演艺的龙头企业,宋城一直紧跟时代步伐,与国家政策紧密衔接。《意见》提出的政策举措中有3项与宋城正在做的工作不谋而合,如第六条提到推动景区提质扩容、第七条提到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第八条提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我国收入水平和消费品质的提升,夜间经济已成为城市消费新的增长点,也是近年来我国文旅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意见》又对之重点着墨。其实,早在1997年杭州宋城景区建成之初,就一反大部分旅游景区主打日间经济的思路,开创了“让游客白天在景区游玩,夜间看《宋城千古情》演出”的“宋城模式”。如今,千古情系列演出已成为很多城市夜间消费的文化地标、游客必打卡的项目。据统计,全国各地的“千古情”系列演出每年上演3500场,观众超过8000万人次,票房收入占据中国旅游演艺市场半壁江山。而在各大千古情景区中,60%以上的游客是夜间来欣赏演出,既缓解了白天城市旅游、交通的压力,又有效带动了夜间经济的产业链,形成了一种可持续的新消费形态。

  上述负责人介绍,在宋城演艺的夜游体系中还包括许多项目,会根据时令特点和地方特色推出各种游乐活动,有效地培育了夜经济。例如,杭州的烂苹果乐园、浪浪浪水公园暑期都有夜游,价格比白天更优惠;丽江千古情结合云南火把节,举办万人篝火狂欢;江西宜春明月千古情景区在夏季周末夜晚推出各种主题潮趴,当天入园的游客均可免费参与……

  近两年,在千古情景区的基础上,宋城演艺在杭州宋城、西塘等地投资350亿元推出全新升级版“演艺谷”,自创和引进各种舞台剧、音乐剧、歌剧、舞剧、街头艺术等表演,举办“一带一路”演艺节、戏剧节、音乐节、狂欢节等各种艺术盛会,打造中国文化新地标、世界艺术的朝圣之地。这对宋城而言又是一个里程碑。“千古情演艺谷”是中国文化消费升级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的创举,用文化艺术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

  目前,宋城演艺旗下拥有50个各类型剧院、12万个座位,已建成和在建杭州、三亚、丽江、九寨、桂林、张家界、西安、澳大利亚等数十大旅游区、三十大主题公园、上百台千古情及演艺秀,并拥有千古情演艺谷等数十个文化娱乐项目。今年上半年,宋城演艺营业收入达14.17亿元,利润总额9.54亿元,净利润7.85亿元。

  “这些成绩都得益于宋城发展的每一步都紧跟国家政策的方向。在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时期下,相信在《意见》的加持下,宋城演艺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宋城演艺相关负责人也提到,“《意见》提出要改善景区服务供给,激发游客消费潜力。这既需要景区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策的进一步细化落实。例如,停车空间不足是长期困扰包括宋城在内的许多旅游景区的老难题,希望相关部门推出更细化的支持政策,多方协调破题,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消费环境。”

  看到获得《意见》将带来的红利的不止宋城,景域集团董事长、驴妈妈旅游网创始人洪清华也表示,景区开发建设和游客接待量是旅游产业发展最直观的两个变量。文艺表演、文创产品、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展现了景区的创意和魅力,文旅融合赋能景区新发展。驴妈妈平台数据显示,《宋城千古情》《长恨歌》《井冈山》等景区演出在实景上创作、科技元素与演艺高度融合,依托于互联网传播,可谓“圈粉”无数。

  据洪清华介绍,一直以来,驴妈妈通过细分旅游品类,丰富旅游主题,为游客提供细致化、个性化的服务,提供的旅游产品基本可以满足游客多元化旅游需求。同时还坚持科技赋能,将旅游互联网集团升级为旅游科技集团,从各方面协助景区强化智慧建设,加大与景区合作力度,加快技术革新。通过广泛应用网络售票、二维码验票、大数据等技术,让游客方便无忧地出行。(记者 孟妮)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

  • 合作
  • 媒体
  • 企业
  •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 联系电话:010-68890768
  • 传真:010-68891547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