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新闻资讯  |  企业扶贫  |  全息视点  |  文旅映话  |  公益  ·  健康  |  环球视野  

且看“申煤”变“申美”

2019-08-27 08:46:58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冯实   责编:韩东林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res01_attpic_brief

  图为申煤工作人员正在调试百时得节能环保设备。 (资料图片)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res04_attpic_brief

  图为申煤工作人员正在修建栈道。 (资料图片)

  在河北省磁县申家庄煤矿院里的温室大棚里,记者看到,一排排钢架搭起的多层菌床上,白色双孢菇如同一个个小馒头,白白嫩嫩,煞是可爱。这茬双孢菇已经到了采摘的档口,工人们忙着切菇、洗菇、装筐,客商们则排队等候着装车外运。

  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略显书生气的王玉华是双孢菇种植基地技术主管。他告诉记者:“基地内一期30座智能大棚总占地面积36亩,每年至少能布4次菌种,采摘近30茬,产值在500万元左右。”

  作为基地里的双孢菇“技术大拿”,王玉华在两年前还是矿井中的“测绘专家”。在企业彻底转型过程中,他不仅完全掌握了菇棚建设技术,还成了蘑菇种植的行家里手。

  由煤炭采掘“跨界”发展蘑菇种植,这仅仅是申家庄煤矿彻底转型的一个子项。在捧了几十年的“乌金”饭碗被砸掉之后,这家全县最大国有企业通过自主创业,在旅游度假、生态农业、节能环保等三大领域风生水起,蹚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自力更生谋出路

  2017年8月31日,拥有60多年历史的地方国有企业——河北磁县申家庄煤矿,随着最后一批矿工从400多米深的巷道内走出,正式停产了。

  对于申煤来说,过去一甲子走过的历程无疑是辉煌的。公司于1956年3月份成立,在磁县经济发展中曾起到支柱性作用。仅“十一五”以来,申煤累计上缴利税42亿元,跻身全国煤炭百强矿、国家安全高效一级矿井之列。

  近年来,煤炭去产能工作深入推进,申家庄煤矿被当地政府纳入2017年度退出煤炭产能之列。消息传开,矿里顿时“炸开了锅”。“不挖煤了咱们还能干啥?”矿工们慌了。

  “掘地挖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企业不得不面对“矿井关停、矿工失业、转型之困”三大难题,大量职工的“饭碗”如何保障,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现实让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自力更生才能闯出发展新路。”河北省磁县申家庄煤矿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军说。

  转型首先需要“高站位”。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5月份,申煤党委成立“去产能和转型发展政策研究领导小组”,认真分析研讨独立工矿区专项扶持政策和去产能特殊政策,根据磁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城镇立县”的战略布局,探索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为使企业少走弯路,决策层果断地把关注点放到了“借智”上。当时,他们邀请了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机构和高等院校多位专家学者前来献计献策。历经1年的规划设计,一部20多万字的《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报告》出炉了。该报告的核心是以“产学融合、工农融合、多产融合”为发展思路,以“旅游度假、生态农业、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产业支撑,打造一家能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企业。

  不久后,申煤组建了申美集团,以全新的姿态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

  “我们要顺应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向未来转型,做‘顶天立地’的事情。”李军说,“顶天”就是要在项目选择上紧紧把握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地”就是接地气,紧贴煤矿实际,将转型发展与构建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与太行山区精准扶贫相结合,闯出一条资源共享、共同致富的路子。

  推动产业结构由“黑”变“绿”,发展重点从“井下”转移到“井上”,业务框架从“一元”到“多元”——如今,申美集团已建立起涉及新能源、物流、畜牧养殖、农业开发、劳务输出、建筑工程、苗木种植、天然气等业务板块的8家子公司。

  目前,申美正进入实质落地运作阶段,即分阶段发展观光农业、生态立体种植养殖、太行山区农副产品仓储物流中心等绿色关联产业,着力构建天宝寨田园综合体,深度挖掘陶泉乡花驼村、西韩沟村等的旅游资源优势,实施山区林果、药材规模化种植和特色养殖。

  “短短两年间,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一家以绿色产业为发展目标的新型企业集团开始崭露头角。”申美集团总经理耿冠华如是总结道。

  活化资源多产出

  从申煤到申美,这条绿色转型之路走得如此稳健而迅速,以至于记者目光所及一片惊奇。

  位于磁县西部太行山深处的天宝寨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是申煤转型发展的主战场。目前,天宝寨生态景区建设如火如荼,已累计开凿山地蓄水窖20座,建设扬水泵站4处,铺设引水管网45000米,植树70余万棵,绿化山场6000余亩,沿线还打造了蝴蝶谷、鸟语林、礼佛台、险峰天梯等8处景观带。景区先后被评为“河北省4星级农业休闲园区”“河北省巾帼旅游扶贫示范点”。

  “企业转型并不意味着要与过去一刀两断,原有的先进管理模式、原来留下的生产装备等都要好好用起来,这并不违背创新发展的原则。”申美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在天宝寨景区观光步道施工现场,原申煤采掘队长、现任景区管理者索维国正带领工人紧张施工。他告诉记者:“景区规划栈道总长度超2500米。为节省工程费用,这里的建设材料全部来自煤矿升井点柱、槽钢、铰链、枕木,整体工程是由我们自主设计,组织施工完成的,粗算下来可以节省工程费用4500万元。”

  申煤“活化利用资源”的接连落子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他们对关停矿井相关设备实行公开拍卖或租赁外包,实现资源再利用价值最大化,为转型发展、职工安置积蓄资金;另一方面,他们坚持长短线项目结合,各转型项目交替跟进、互补发展,多渠道拓展职工安置空间。同时,申煤还积极鼓励职工与微商、网商对接,与附近山区百姓共同打造包括野韭菜、金小米等在内的无公害农副产品品牌。通过产业拓展,目前已有500多名矿工转型入职景区开发、农业种植、节能环保等新工作岗位。

  为促进快速转型、健康发展,他们还积极创新改革制度。比如,实施收入分配机制改革。打破原来固化的工资核算标准,依据能力、贡献大小和岗位技术含量、艰苦程度将薪酬细分为6个等级,领导层作表率,最高工资降幅达40%,关键岗位上有作为的中青年职工月均工资显著提升;实施岗位优化重组改革,本着“一线精干、二线精简、三线压缩”的原则,将直属部门由原来的31个调整到14个,并将中青年骨干力量向实体项目倾斜;实施一岗多专工作机制改革,各职能管理部门人员精简交叉办公,将有限人力充实到项目建设第一线;统筹做好市场营销管理。子公司百时得公司率先实施职业经理人改革,外聘销售高管,依据合同承揽量及履约率兑现薪资,等等。

  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申煤彻底变了模样。如今,申煤开发的天宝寨系列有机食品已成功上市;高档羊肚菇种植大棚由3座扩展至20座,亩均产值3万余元;千亩艾草产业基地第一季艾草在今年5月下旬喜获丰收;双孢菇种植大棚基地产销两旺,建成半年实现销售额120余万元,目前正积极谋划扩建工程和深加工项目;百时得公司被河北省科技厅授予“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被邯郸市知识产权局授予“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带动百姓同致富

  “以前,我们一家靠种地生活,加上妻子长年卧病在床,日子过得很艰难。”如今已成功脱贫的磁县西韩沟村村民董生亮说,“自从申煤前来开发生态旅游,我和儿子都在施工队干活,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也不耽误照顾妻子。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我很知足。”

  像董生亮这样因申煤成功脱贫的农民,在当地还有一大批。

  申煤领导层一直认为,企业要更好转型,必须不忘初心,将自身发展与当地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目前,千亩艾草、双孢菇种植和天宝寨景区开发项目已被磁县县委、县政府列入扶贫基地名单。

  “我们不仅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还要让乡亲们过上美好生活,这是申美集团追求的目标。”耿冠华告诉记者,随着景区开发建设不断推进,许多人返乡创业,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很多“空心村”人气大旺,变成了“实心村”、富裕村。

  “走出巷道,另创天地,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我们已经跨出了关键一步,可以预见的是,今后的道路不会平坦,只会更漫长、更艰辛。既然看准了前进的方向,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明天一定更美好。”李军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发明 宋美倩 通讯员 周金立)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

  • 合作
  • 媒体
  • 企业
  •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 联系电话:010-68890768
  • 传真:010-68891547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