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新闻资讯  |  企业扶贫  |  全息视点  |  文旅映话  |  公益  ·  健康  |  环球视野  

以公开透明方式规范涉企收费

2019-08-08 09:04:28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冯实   责编:韩东林

  为了遏制违规涉企收费,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加大清理规范力度。然而,因为涉企收费项目杂、收费不透明、隐形收费多等原因,部分地区和部门违规收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要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的红利,确保减税降费不走过场,必须确定时限、拿出实招,推动涉企收费规范化、法治化。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违规涉企收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在9月底之前,在本行业、本系统开展自查,严禁政府部门将自身应承担的费用转嫁给企业,严禁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下属单位借用行政权力违规收费。各商业银行也要严格对照“七不准、四公开”要求,坚决清理规范违规收费行为。

  除了自查自纠,这次治理工作最关键的一招,是按照涉企收费事项一律公开、没有例外的原则,要求地方政府清理和公布政府委托中介机构承担的事项,公布政府部门下属单位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性质等内容;省级政府要公布保留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并明确费用的承担方;国务院各部门要统一在官网公开要求企业接受第三方服务的事项。

  这意味着,从10月份开始,企业到底需要交什么费、有什么收费依据、该交多少,上网一查便知,涉企收费公开透明,企业缴费明明白白,社会监督有的放矢。如果网上查不到这笔收费项目,企业不仅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缴费,还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俗话说,打蛇打七寸。用公开透明方式遏制涉企收费,就是打准了违规涉企收费的“七寸”。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是激发市场活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之策。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揽子降费政策,比如减半征收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和民航发展基金,降低移动网络流量和中小企业宽带资费、降低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等,预计实施后全年将为企业和群众减负3000亿元以上,是真金白银地为企业“发红包”。大规模减税,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财政增速放缓,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增速仅0.9%,创10年来新低,各地面临一定的财政压力。部分行业协会有逐利冲动,一旦有缝隙,就想钻空子,乱收费。

  减税是一项国家政策,没有操作空间,但是费怎么收,里面的“学问”就大了。比如,民政部多次强调,行业协会要严格按照法规政策的规定开展活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经批准保留项目内的评比达标表彰也不得向评选对象收取任何费用。然而,仍有行业协会违规开展“行业百强企业评选”“行业先进企业和先进工作者评选”等评比表彰活动并收取费用,即便是经批准保留的评选活动,有的行业协会还以编辑经验交流专辑等形式,向获奖单位变相收费。

  为了遏制违规涉企收费,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加大清理规范力度。2018年,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全国涉企收费检查,查处违规收费金额6.2亿元;民政、国资、银保监等部门加大对商业银行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监管力度;财政、发改、工信等部门在加大财政监管、推进涉企收费公开、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因为涉企收费项目杂、收费不透明、隐形收费多等原因,部分地区和部门违规收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尤其是行业协会。

  虽然减税给予企业的优惠力度要大于降费,但从企业的获得感看,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各类涉企乱收费问题,企业不明不白甚至被迫缴费,就会降低企业对减税降费政策的预期和感受。要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确保减税降费不走过场,必须确定时限、拿出实招,推动涉企收费规范化、法治化。此次通知要求用公开透明的方式收费,各地各部门要把收费项目晒出来,并且是在同一个平台上“同台晾晒”,显然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违规收费行为,也有利于社会各方面开展监督。(佘 颖)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

  • 合作
  • 媒体
  • 企业
  •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 联系电话:010-68890768
  • 传真:010-68891547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