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新闻资讯  |  企业扶贫  |  全息视点  |  文旅映话  |  公益  ·  健康  |  环球视野  

多方合力 小微信贷风险“一起担”

2019-07-26 09:37:29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冯实   责编:韩东林

  □ 一旦企业出现逾期且确认形成不良贷款,首先用“企业助保金”补偿银行损失,当助保金无法足额覆盖时,启动“风险补偿金”。

  □ 如果该企业未出现逾期,贷款合同期满后,其缴纳的助保金将足额退还,企业不会因此增加财务负担。

  平均生命周期短、首次贷款难、风险溢价高,这是小微企业的客观特征。因此,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商业可持续”的关键之一,便是如何完善风险分担和信用增进机制。在此过程中,仅靠银行“单打独斗”还不够,还要遵循“几家抬”思路,多方联动。

  “几家抬”格局究竟如何落地?记者日前赴广东省调研时发现,在广州市花都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一项“助保贷”创新正在稳步推进。

  走进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镜湖工业区石塘庄路,可以看到广州伊丝卡鞋业设计有限公司1700平方米的专用研发场地。“然而,公司在成立之初,因规模小、抵押物不足,融资屡屡碰壁,解了燃眉之急的是通过工行发放的980万元花都助保贷。”伊丝卡公司董事长马涛说。

  “助保贷”设立的初衷,正是创新风险补偿方式,形成“风险降低—贷款增加—银企良性发展”的共赢局面。

  具体来看,“助保贷”的增信方式有二:一是“风险补偿金”,由花都区财政拨付,初始投入金额为5000万元,合作银行按10倍比例放大贷款额度,即可放贷5亿元;二是“企业助保金”,由获得贷款的企业按贷款金额的规定比例缴纳,其中,1000万元以下的比例为2%,1000万元以上的比例为1.5%。

  一旦企业出现逾期且确认形成不良贷款,首先用“企业助保金”补偿银行损失,当助保金无法足额覆盖时,启动“风险补偿金”,由花都区政府分担银行50%的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该企业未出现逾期,贷款合同期满后,其缴纳的助保金将足额退还,企业不会因此增加财务负担。

  有了风险分担和信用增进机制,又如何确保商业银行、小微企业的有效参与?

  据了解,经花都区遴选,目前“助保贷”的合作银行共有7家。“在5000万元的风险补偿金中,分到工行的金额为1700万元,按10倍比例放大后,我们的可放贷额度是1.7亿元。”工行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花都分行副行长甄海瑞说。

  从小微企业角度看,助保贷业务实行名单制管理。一方面,由区政府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审核并形成“扶持企业名单”,目前已涵盖400余户企业且保持动态调整;另一方面,银行也可向联席会议推荐自身发掘的优质小微企业。

  其中,房地产、高污染、高能耗、高危行业的企业,以及政府明确要淘汰清退的企业不得进入以上名单;同时,企业获得的该项贷款也不得流向以上行业。

  记者从工行发放的助保贷期限看,多为1年至3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主要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生产经营周转问题;从企业融资成本看,总行给予优惠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分支行给予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多是基准利率上浮10%至15%,远低于小微信贷市场平均利率。

  “为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针对助保贷产品,上级行给予了花都分行相当大的审批权限。”甄海瑞说,同时,总行还在花都分行设立了小微金融业务中心,深化经营体制改革,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小微客户融资余额已超34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完善小微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其目的除了增加信贷供给,更重要的是帮助企业增强体质,培育、扶持其发展壮大,并形成良性循环。

  “从国际上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是一项长期推广实施的政策,并已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监管部门将继续推动完善小微企业风险共担机制,试点推广信用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业务,推动地方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本报记者 郭子源)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

  • 合作
  • 媒体
  • 企业
  •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 联系电话:010-68890768
  • 传真:010-68891547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