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新闻资讯  |  企业扶贫  |  全息视点  |  文旅映话  |  公益  ·  健康  |  环球视野  

下大气力改善民企发债环境

2019-07-22 09:00:51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冯实   责编:韩东林

  7月份以来,债市很不平静。7月1日,三胞集团未能及时划付债券的本金及利息6.5亿元,成为下半年第一单债券违约案例。7月15日,一连爆出4只民企债券违约,分别是中城建、精功集团、胜通集团以及康得新发行的相关债券。

  民企债券违约并非偶然。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共有97期信用债发生违约,涉及42个发行人,债券余额约700亿元,有89只违约债的发行人为民营企业,数量和规模是去年的两倍多。

  民企债券违约原因很多。从自身因素来看,有经营不佳导致现金流紧张、财务真实性存疑、关联方欠款占用资金、激进投资、实际控制人风险以及担保及互保等原因,有的违约民企甚至同时存在上述几条原因。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金融监管进一步完善,处于产业链下游、定价能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首当其冲,面临信用收缩的困境,以往“借新还旧”、滚动融资的资金池模式难以为继,债券到期而账上无钱兑付,违约也就成了必然。

  由于违约数量较多,使得债券市场对投资民企债券非常谨慎,尽力回避。这也拖累了一些基本面良好、经营稳健的民企正常融资需求。

  7月8日,中央企业中海地产发行的一笔港元票据息率低至2.9%,刷新同业最低利率;3天后,泰禾集团在新加坡挂牌发行的美元债券,票息则高达15%,相差5倍。从上半年整个民企发债的情况来看,除3月份、4月份民营企业的净融资额为正值以外,其余均为负值。中诚信国际近期发布报告也显示,今年前5个月,民营企业所发行的信用债规模仅有4000多亿元,在信用债发行总规模中占比不到10%。

  面对民营企业发债遇冷的现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改善民营企业发债环境,打破民企发债融资僵局。

  一是进一步优化债券评级体系,使得债券评级能够充分反映融资主体的信用状况。当前,中国民企债券存在评级过高的问题。同一评级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债券,无论是违约情况,还是募集难度和发行成本都出现巨大差异,这说明当前债券评级存在失真的情况。评级机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评级模型,以使模型与现实相符合。同时,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经营的跟踪研究,不能等出现兑付问题了才把评级从AA级断崖式降至垃圾级。

  二是要改善债券承销制度,鼓励承销方自持一定比例的民企债券。在当前的发行制度下,由于承销方只从事债券销售,有较高的承销佣金,除非有重要失误或是配合企业造假,本身不需要承担债券违约的责任。在利益大而风险小的情况下,一些承销方对于发债企业的不规范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诸多尽职调查流于形式,导致一些不具备发债资格的企业进入债市融资,埋下了风险隐患。通过鼓励承销方自持一定比例民企债券,将承销方的利益与发债人捆绑在一起,就能使承销方真正负起中介机构“看门人”的责任,有效防止“病从口入”。

  三是继续用好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去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截至7月1日,银行间市场已发行100单相关工具,涉及标的主体64家,标的债券发行总额达457亿元。在沪深交易所市场,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在半年间也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防范了优质民企在外部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受到拖累。但对于其他民企债券融资来说,还需要进一步设计合适的信用支持工具,有效改善其被市场冷遇的状况。(梁 睿)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

  • 合作
  • 媒体
  • 企业
  •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 联系电话:010-68890768
  • 传真:010-68891547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