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新闻资讯  |  企业扶贫  |  全息视点  |  文旅映话  |  公益  ·  健康  |  环球视野  

深化作风整顿 优化营商环境

2018-12-28 09:54:10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于明彤   责编:陈晨

  今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视频大会上,来自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领导2000余人,收看3个暗访纪实片,15个涉事单位一把手全部上台检讨发言,发言内容在会后公开见报。

  据统计,今年哈尔滨市依法处理并公开曝光18批次、79起作风问题典型案例,涉及公职人员340余人。

  12月7日,哈尔滨发起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行动,通报剖析反面典型案例,进一步加大力度改善营商环境。

  在哈尔滨市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警示大会上,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王兆力严肃指出,现在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的10个部门81个备案事项中,仍有75项名为备案,实际上还是在履行审批程序,搞假备案真审批。

  王兆力举例说,某医药公司要开设零售连锁药店,市食药监局已将这项审批权下放区里,停止受理药品经营许可。这家企业到南岗区行政服务中心咨询办理,但这件事区里从来没办过,答复“无法为其办理”。该公司通过市政府企业诉求受理中心协调督办后,企业自行设计了审批样本,“指导”区里给自己办理证照需要的手续。

  哈尔滨梳理作风和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放管服”改革不到位,办事流程不优,要件、证明多,速度慢,“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承诺附加条件多,落实不到位,网上办事不便;部分垄断行业问题突出,涉及供电、供热、供水和部分中省直部门;部分中介机构与审批部门相互利益输送;部分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遇到问题绕着走,工作推诿扯皮;政府部门不讲诚信、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还大量存在;执法不公、司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司法问题在某些领域还比较严重。

  记者了解到,在哈尔滨市即使是用时最短的工业仓储类项目,从立项到取得建筑施工许可证,平均约需115个工作日(不包括供地环节),盖40多个章(政府部门25个左右,技术服务机构17个左右),该项目按照政府承诺并联审批流程只需要16个工作日,其余时间都花在各种评审评估上。这些评估评审中介机构,有的公开戴着政府部门的帽子,有的中介机构全市只此一家,形成事实上的垄断。

  着力去除顽瘴痼疾,哈尔滨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市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制定了《全市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综合评议办法》《深化“一把手走流程”实施办法》等,建立了转办、催办、督办、提级办理等工作机制。

  结合作风环境建设推进重点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关于优化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的若干意见》等一批制度规定,管人、管事、管作风、管营商环境的制度体系正在形成。

  哈尔滨市还集中攻坚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营商环境等作风问题。全市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政府失信违诺,对排查出的392个问题按清单逐条整改;专项整治执法司法环境,核查问题线索1224件次,给予党政纪处分58人;专项整治不作为乱作为,以解决政策梗阻、懒政怠政等7个方面问题为重点,办理涉嫌“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线索514件,问责211人;专项整治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清理整顿违规中介机构695家,查处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违规问题8件,处理党员干部18人。

  全市实施企业“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工商登记可即时办结,并将开办企业的办理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1.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今年,哈尔滨市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政府付费技术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50%。目前,哈尔滨市为工程建设项目已铺设“审批快轨”,实现工业和整体性仓储项目从取得用地到施工许可证,全流程用时49个工作日;政府投资公益类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证,全流程用时77个工作日;基础设施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证,全流程用时63个工作日。

  哈尔滨与14个副省级城市和4个直辖市逐一对标,对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流程进行多轮优化,复制移植一批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2017年先后减少审批环节215个,精简审批要件629个,压缩时限3941个工作日。今年,两批次推出“最多跑一次”清单,2090个政务服务事项只跑一次就能办成,至年底70%申请办理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记者 倪伟龄)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

  • 合作
  • 媒体
  • 企业
  •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 联系电话:010-68890768
  • 传真:010-68891547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