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新闻资讯  |  企业扶贫  |  全息视点  |  文旅映话  |  公益  ·  健康  |  环球视野  

跨境电商发展有挑战更有机遇

2018-03-06 09:41:35  来源:国际商报  编辑:吴玮   责编:韩东林

  伴随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全球跨境电商贸易额正大幅攀升。跨境电商带来的普惠贸易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有助于扶贫并带动了电子支付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跨境电商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也能够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全球经济互联互通。

  对接“一带一路”发展

  跨境电商对接“一带一路”发展,可以带来潜力巨大的市场,创造就业机会,并在多方面促进各国的均衡发展。

  与传统贸易模式相比,跨境电商的市场、规则和所需人才均有不同。根据中国的经验,跨境电商在发展中地区更具发展潜力。“‘一带一路’沿线有很多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多、更好的消费,跨境电商恰好能发挥作用。”国务院参事汤敏此前在首届世界海关跨境电商大会上指出,各方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期望值很高,相比建设周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跨境电商对接“一带一路”发展能让参与各方更快受益。同时,WTO现有规则是依照传统贸易设定的,如果在海关、税收、物流等一系列规则方面作出调整,跨境电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作为发展中国家,斯里兰卡非常希望能够获得发展机会。”斯里兰卡海关署长翩希亚·查尔斯表示,斯里兰卡政府正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在众多领域与各个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在跨境电商领域,斯方希望供应链更加透明,易于信息和资源的获得。

  跨境电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中国海关统计来看,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值达7.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高于全国外贸增速3.6个百分点,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在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只有26.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占比6.7%左右。“较低的比例意味着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中国海关总署研究中心主任李魁文认为,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和贸易繁荣的强劲动力。在中国,不靠边境、不靠海的河南郑州市打造了一个跨境电商的发展新高地。波兰、匈牙利等国也在通过“一带一路”发展与中国的贸易。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各国均有机会抓住机遇,共同搭上跨境电商发展的快车。

  挑战亦是机遇

  在创造机遇的同时,跨境电商这种全新的贸易模式在发展中也伴生着不少挑战。

  跨境电商带来的贸易体量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快递和运输的工作流程和工作量,同时,货物本身也存在安全合规风险。面对碎片化、小额化、高频次的跨境电商贸易流量,如何进行高效的识别管理,甄别出非法和假冒伪劣产品?又如何在严密监管与贸易便利化间达成平衡?针对这种新兴贸易方式的政策法规怎么调整跟进?这一系列挑战都是跨境电商大发展背景下必须解决的,而解决问题本身也是一种机遇。

  借助中欧班列等“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开展,欧中间的货物体量不断增大,但“几乎每一天都要处理中欧之间对电子商务不同认识所产生的分歧。”波兰哈特兰斯物流公司首席执行官托马什·格兹拉克表示,未来跨境电商货物量还会增加,为实现这些货物快速的查验和通关可采取一些特殊的流程,但必须加强跨部门的沟通合作,需要各个相关方都参与进来。

  对于问题产品,在其到达边境时解决就太晚了。“我们不应该只关注那些已经到达边境的产品,应该把监管环节前置,从产品发运之前的源头进行管理。”瑞士联邦海关署署长克里斯蒂安·博克认为,这需要借助线上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连接获取全链条的货运信息,并实现信息的分享。如果知道发运地海关已经进行了货物查验,那么运抵地海关进行再次检查的重要性就降低了。此外,AEO(认证的运营商)制度的实施也有助于贸易安全性的提高。

  中日韩三国的电商产品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目前64%的跨境电商产品来自日韩。近年来,三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因各国的管理标准不同且开放步伐不等,如何建立合规的电商贸易渠道,如何加强跨境电商的物流管理,确保通关便利性等挑战也相应出现。

  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山本恭司介绍说,三国为推动彼此间的跨境电商发展作了很多努力。如中韩于2015年在青岛、黄岛之间启动了海上跨境电商邮路通道,由于该项服务价格低,大大促进了两国电商贸易的发展。他认为,未来,如何促进跨境电商更好地与传统的商贸市场相融合,蕴含很多机遇,应保持各国间的沟通机制,加强对话。“各国要从失去机遇的角度来考虑风险,抓大放小。”在汤敏看来,失去发展机遇也是风险。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正在颠覆性且快速地改变世界,如果不更加开放,跟上时代的脚步,很可能在国际竞争环节中被抛到后面,失去在世界格局变化中的发展机遇。(汤 莉)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

  • 合作
  • 媒体
  • 企业
  •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 联系电话:010-68890768
  • 传真:010-68891547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