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新闻资讯  |  企业扶贫  |  全息视点  |  文旅映话  |  公益  ·  健康  |  环球视野  

非洲媒体看中国

2018-01-05 08:59: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赵娜   责编:韩东林

  非洲人眼里的中国已不是神秘大陆,中国形象变得立体而真实。

  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地理距离没有阻断非洲朋友了解和认识中国的热情。媒体是国与国人民相互了解的桥梁。非洲媒体眼中的中国,有我们意想不到的风景。

  前几天,西非之角的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有一场“中塞媒体研讨会”,向我们展现了非洲媒体人眼中的中国。这个研讨会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透过这个平台,我们看到,非洲人眼里的中国已不单纯是“人人都会功夫”的神秘大陆,中国的形象开始变得立体而真实。

  能讲中国故事的非洲记者越来越多。阿里·迪乌夫就是一个。他供职塞内加尔官方报纸《太阳报》。刚刚结束了在中国十个月的考察学习,他一下飞机就马不停蹄赶到研讨会现场。这位记者还专门制作了翔实的PPT,向与会来宾详细解读他眼中的中国、中国媒体以及中非媒体交流现状。

  他盯住媒体交往的“薄弱环节”,层层展开。他说,非洲媒体对中国报道缺乏深度和角度,首先是语言隔阂,懂中文的非洲记者少之又少,无法直接在中国工作,或从中文媒体获取信息;其二是距离和资金支持问题。非洲媒体没有实力派自己的通讯员常驻国外,何况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了。这是个现实问题;其三是记者个人的经验。如果非洲记者有机会去中国访问,亲眼看看中国的发展变化,同时保持一个非洲人的视角来观察中国社会的进步与问题,那么他的报道,就会客观公正的多。

  这次中国之行,他参加“中非媒体中心”组织的培训和集体采访,到了浙江义乌,还报道了由塞内加尔在华商人举办的“投资塞内加尔论坛”,与各行各业中国人和在华非洲人都有充分交流。一些之前困惑他的问题,也得到了顺利解决。有非洲人总觉得“made in china”质量差,非洲商人向他道出了“生意经”:中国也有好货,但是“一分价钱一分货”,非洲社会购买力还比较低。非洲各国各区域发展差异很大,文化习俗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中国同样幅员辽阔,中国是丰富、多面的,中国文化历史深厚,也需要非洲记者下功夫去学习和体会。

  塞内加尔大型新闻网站senewebs的记者达武德·米内也在不久前接受了中国政府的邀请,采访了厦门“金砖国家峰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他的故事有很多“政治议题”。比如,他专门说到好多西方媒体喜欢炒作的“新闻自由”话题,他的亲身感受是:“在中国,看什么,采访什么,怎么写,都由我自己决定。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来管我,我在中国感到的只有平等相待的尊重。”

  塞总统新闻顾问乌斯曼先生说,塞内加尔愿意学习中国经验,为中非人民互利共赢的未来,作出贡献。(郭 凯 )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

  • 合作
  • 媒体
  • 企业
  •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 联系电话:010-68890768
  • 传真:010-68891547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