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新闻资讯  |  企业扶贫  |  全息视点  |  文旅映话  |  公益  ·  健康  |  环球视野  

商用网络促全球5G产业崛起

2017-12-22 10:57:32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吴玮   责编:韩东林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从多个权威渠道获悉,根据相关国际标准组织工作安排,2018年6月首个版本的5G国际标准将正式出炉。届时,全球主要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移动设备制造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根据5G国际标准,正式展开5G商用网络部署。业内普遍认为,首个版本的5G国际标准面世,意味着全球5G产业将鸣枪起跑。业内预测,标准公布后,我国也将加速5G产业化进程,到2030年5G将带动我国16.9万亿元社会总产出,并创造1950万个就业机会。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今年10月份开始,各国主要电信企业和多个标准建议方已陆续向相关国际标准组织提交了5G标准方案,各个国家均表示会遵循统一标准制定5G技术标准。根据相关国际标准组织工作安排,今年年底,上述提交的5G标准方案将冻结,经各方商议后将在此基础上制定首个版本的5G国际标准,并将在2018年6月正式公布。

  “在标准方面,中国5G标准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在5G标准制定上,我国有一定的优势。在5G标准首个版本发布过程中,我国在大量关键职位、投票权、文稿数量、牵头项目等方面贡献突出。目前,我国人员在标准组织担任关键职位30余个,投票权超过30%,文稿数量30%,牵头项目40%,在无线灵活系统设计、大规模天线、极化码和新型多址等无线基础技术以及新型网络架构等标准制定方面都有巨大贡献。

  王志勤认为,首个版本5G国际标准出炉后,对我国5G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都将是一大利好。但王志勤同时也指出,标准并不是决定5G产业发展水平的唯一因素,尽快部署商用网络,并进行大规模5G应用,才能确保我国5G产业顺利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通公司等业界机构认为,5G国际标准出炉后,将为全球5G商用网络建设扫清障碍。届时,哪个国家能够率先建成和商用高水平的5G商用网络,哪个国家就有望在全球5G产业链中占据优势。

  王志勤介绍,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对5G商用高度重视,美国、欧盟、韩国、日本、中国均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展开5G网络商用部署,2020年正式商用。随着5G国际标准公布,全球5G产业竞争也将日趋白热化。

  由于5G关系着未来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我国除了积极主导国际5G标准外,还在5G网络商用和产业化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和准备。近日,工信部宣布了3000-5000MHz频段内5G使用规范,意味着我国率先解决了阻碍5G商用和产业发展的频谱资源问题。今年年内,三大运营商还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南京、苏州、宁波等多个城市陆续展开5G试点工作。三大运营商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目前5G试点工作进行顺利,相关的技术和应用测试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为下一阶段大规模试验组网,以及2019年启动5G商用网络部署打下了良好基础,并能确保5G网络按计划于2020年实现正式商用。

  5G网络商用后,将拉动整个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荣誉理事长、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奚国华介绍,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出12.3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全球5G价值链产出将达3.5万亿美元,其中我国为9840亿美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安全需求与架构白皮书》预测,2030年,5G网络将带动我国社会总产出16.9万亿元,经济增加值6.5万亿元,创造就业机会1950万个。其中,在直接贡献方面,5G将带动总产出6.3万亿元,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就业机会800万个;在间接贡献方面,5G将带动总产出10.6万亿元,经济增加值3.6万亿元,就业机会1150万个。(侯云龙 )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

  • 合作
  • 媒体
  • 企业
  •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 联系电话:010-68890768
  • 传真:010-68891547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