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消息(兰玲):9月22日上午,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何平在接受国际在线企业频道采访时表示,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何平(姜体伟 摄)
何平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本次论坛的召开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此次论坛汇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管理专家以及领域管理等专家,各位专家的学术前沿成果和宝贵意见,对于提高我国非遗保护和传承水平意义深远。何平认为,当前我国的非遗传承现状进行得并不容乐观。非遗传承人后继无人、大众关注度不高,非遗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等因素迫使非遗传承陷入困局。
何平表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是中央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科学决策的重要咨询服务单位,肩负着为国家重大经济建设项目把关的历史重任。中咨公司的业务覆盖文化领域,所以中咨公司开展的业务与非遗文化息息相关。未来,中咨公司将充分利用平台优势,为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竭力奉献。
针对“如何让非遗在创新中传承?”这一问题,何平指出,非遗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非遗文化一旦离开经济发展的轨道,只有两条路径可走,一是进博物馆,另一个就是消亡,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该在弘扬和发展上面大做文章。他认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对于延续和传承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把非遗文化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凝结了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对人类文明贡献的核心。特别是非遗文化不仅仅是抽象上的文化本身,还涉及很多技术领域,其作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在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何平认为,在非遗保留传承的同时,希望更多的年轻人积极学习非遗文化的技艺和底蕴,参与并感知认识非遗世界,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更是他们结合创新创业,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的实践行动。
何平从产业发展、项目设计包装的角度,阐释了如何让我国非遗项目活态化。他表示,中国非遗技艺虽与那些国际大牌一样,有着悠久历史、独特工艺,但境遇竟截然不同。我国非遗还应向国外奢侈品学习在产品本身及营销手段、品牌战略上的创新。我国非遗文化资源如何敲开世界之门,向世界推广具有工匠精神的文化产品,苦练内功和创新,应是两大必须。(毕超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