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新闻资讯  |  企业扶贫  |  全息视点  |  文旅映话  |  公益  ·  健康  |  环球视野  

车企走出去彰显实力和自信

2017-07-31 09:35:41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刘禹松   责编:韩东林

  面对跨国车企的强势挤压,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车企依靠创新驱动,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还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形成了相对竞争优势。与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整体提升相对应的,是一批自主品牌车企在与跨国公司竞争中的快速崛起。作为具有一定实力、志在全球化的中国汽车品牌,应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彰显中国汽车企业的品牌自信

  日前,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与马来西亚多元重工业集团签约,正式收购其旗下宝腾汽车49.9%股份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成为宝腾汽车独家外资战略合作伙伴。这是继2010年以15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后,吉利最大一笔海外收购交易,吉利也由此成为第一个在海外“技术换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

  具有中国汽车企业知识产权的首款五菱ConferoS近日在上汽通用五菱印度尼西亚工厂下线,该工厂是由上汽通用五菱投资7亿美元兴建的,年产能12万辆。据媒体报道,五菱ConferoS来源于国内自主研发的畅销车“五菱宏光”,这意味着五菱成为在海外“技术换市场”的又一个中国汽车品牌。

  不过,面对短期内两起中国车企加速“出海”举动,也不乏忧虑之声。有人认为,日系车在东南亚市场盘踞几十年,去年就连美国福特汽车都因“无法寻觅到盈利路径”宣布退出印尼市场。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在家门口的“主场”都还没踢顺溜,去“客场”欲打破日系车垄断,岂不是“蚍蜉撼树”?

  应该说,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早些年,我国汽车工业主要采取“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跨国汽车公司与中国车企建立了一大批合资公司,把先进产品和管理理念引入中国,由于市场够大,随便一款车型都不愁卖,以至于不少国企患上了合资依赖症。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再加上外资品牌残酷打压,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步履维艰;无论在技术水平、产品水平和管理水平上,都处于明显弱势。

  但如今,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已今非昔比。面对跨国车企的强势挤压,近年来,他们依靠创新驱动,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还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形成了相对竞争优势。继去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首次突破千万辆大关之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达494万辆,同比增长4.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9%,市场占有率继续稳步提升。

  与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整体提升相对应的,是一批自主品牌车企在与跨国公司竞争中的快速崛起。长安汽车利用遍布全球的研发资源,潜心提高产品质量及技术含量,率先实现自主品牌百万辆销售规模;吉利汽车借力借势发展,研发能力大幅提升,产品转型升级效果明显,今年上半年销量增幅近90%,再次上调年度销量目标至110万辆。

  还要看到,尽管日系品牌已在东南亚市场深耕多年,但其输出的技术相对落后,车型也偏老旧。只要我们输出的产品、技术与国内同步,配套服务能及时跟上,日积月累,就能形成竞争优势。同时,东南亚汽车市场偏爱经济、实用型,这对较为年轻的中国汽车品牌来说也是合适的。再者,当前东盟已成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未来增长潜力巨大,中国自主品牌车企通过布局马来西亚、印尼市场,可以无关税进入东盟市场,对提高中国汽车品牌海外竞争力、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化都是十分必要的。

  反观国内汽车市场,尽管千人保有量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年销量基数已接近3000万辆。要想在如此高的基数上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几无可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仅增长4.6%和3.8%,包括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传统合资品牌“三强”都卖不动了,就很说明问题。因此,作为具有一定实力、志在全球化的中国汽车品牌,此时更应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彰显中国汽车企业的品牌自信。(杨忠阳)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

  • 合作
  • 媒体
  • 企业
  •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 联系电话:010-68890768
  • 传真:010-68891547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