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新闻资讯  |  企业扶贫  |  全息视点  |  文旅映话  |  公益  ·  健康  |  环球视野  

柳静安:千年古法造天然酒 新型营销走国际风

2017-07-29 19:39:55  来源:国际在线  编辑:薛维萌   责编:韩东林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消息(杨德祥):7月27日,由国际在线、大公网、中经全媒体联合主办的“中国品牌的黄金时代,国际媒体看中国品牌”活动走进了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汾酒集团”),深入了解汾酒集团的发展历程及品牌特点,探求汾酒千年传承的秘诀。汾酒集团企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柳静安接受了国际在线企业频道的采访,详细介绍了汾酒的特点以及酿造工艺,讲述扩大国际市场、引导国外消费者认可汾酒的故事。

  【待审核勿签】【国际媒体看中国品牌专题-今日头条列表】柳静安:千年古法造天然酒 新型营销走国际风 

  汾酒集团企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柳静安(汾酒集团供图)

  汾酒集团以生产经营中国名酒——汾酒、竹叶青酒为主营业务,同时拥有我国驰名品牌——“杏花村”,是久负盛名的大型综合性国营企业。柳静安介绍,在改革开放前期,汾酒是我国发展较快的名酒企业,当时无论是产量还是社会影响力,对国家的贡献都很大,所以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汾老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经济到来,汾酒集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初,山西省国资委与汾酒集团负责人签订了三年任期经营业绩目标责任书,要求每年增长率达到30%以上。今年上半年,汾酒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近86亿元,同比增长了12%,完成了山西省国资委责任书考核指标的56%,如期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的既定目标。柳静安表示:“我们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对我们产生的意义,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质量传承:匠心独运的千年汾酒

  汾酒有着6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因此一举成名,被誉为最早的国酒。汾酒是清香型酒的典型代表,它清香纯正、酒体纯净。据柳静安介绍,清香型酒是纯天然发酵,不掺任何添加剂的。“‘清’是可以具体到化学指标上的,”柳静安说:“清香型汾酒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是最少的,仅仅是国家对清香型白酒标准的四分之一。”

  柳静安介绍,清香型白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清、正、甜、长、净五个字。清字当头,净字到底。这种酒之所以能千古流传,与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

  首先,是水源。汾酒水源取自将近600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的交城山庞泉沟,用的是地下800米的深井水,也叫岩溶水。这种水纯净、清甜,无需再经过特殊处理。这样优质的水源给酿造汾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原料。一定要选上好的粮食,无论是高粱、大麦、豌豆这些主要原料还是谷康、稻壳这类的辅料,都必须除杂质、无霉变、颗粒饱满,经过化学检验没有农药残留,才能选用。不管是千百年前还是如今的现代企业,都必须对质量严格把关。柳静安表示:“汾酒集团在甘肃、东北等地打造了多个原粮基地。对于原料的要求,第一是要无公害,第二要绿色环保,第三要有机。只有对原料高标准要求,才能保证汾酒的品质。”

  最后,是工艺。柳静安介绍,尽管已经历经千年,但如今汾酒集团依然按照先辈们流传下来的工艺和手法严格操作,以工匠精神,保证酒品质量。100年多前,出产汾酒的山西杏花村,多家酒坊将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了统一,使得汾酒品质得以保证,一时间杏花村与汾酒名声大噪。也正是因此,1915年,汾酒才能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力压群雄获得甲等大奖。在这之后,1933年,著名科学家方心芳(中科院院士)把汾酒的酿造理论和酿造工艺都进行了详尽的总结,并形成文字保存至今,而这也确保了汾酒在后续的数十年间质量始终如一。

  开拓创新:老品牌离不开新营销

  作为中国的传统名酒,面对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型营销渠道,汾酒集团的态度也是开放、融合的。柳静安说:“在互联网普及之前,汾酒集团就已经关注到了这个问题。这几年和酒仙网等平台的合作也是非常成功的。接下来我们也将设立一个大规模的电商部和新媒体部,用开放的心态融入互联网社会,在网上传播文化的同时也进行销售。”

  作为中国酒业的鼻祖,汾酒走向国际舞台的时刻已经来到。柳静安表示,在国际市场上,清香型的酒能被人们所接受,也更容易与国际接轨。世界上流行的酒比如伏特加、白兰地等,都属于清香型,而这也为汾酒市场的深入拓展奠定了基础。

  2015年,中清酒业酿造技艺发展中心成立,各清香型白酒企业走到了一起,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柳静安说:“首先要让国际上的消费者认可我们的产品。除了海外华人,我们还要引导更多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接受中国酒。这方面,我们还需做一些更加细致的工作。只要我们宣传跟得上,销售上下工夫,一定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好成绩。”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

  • 合作
  • 媒体
  • 企业
  • 国际在线企业频道
  • 联系电话:010-68890768
  • 传真:010-68891547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