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车株机,飞驰在创新“轨道”上
超级电容成“新名片”
6月底,深圳龙华有轨电车示范线开通试运行。
车头酷似“微笑海豚”,米黄车身流线结构,车厢宽敞明亮,100%低地板技术……首列现代有轨电车与深圳海滨城市的魅力,相得益彰。
“每列车每公里运营耗电仅2.8千瓦时,较有接触网电车能耗降低30%。”走进中车株机生产车间,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颜常青首先给记者介绍的,便是这辆超级电容储能式有轨电车。
因为有超级电容,车辆在行进过程中不需要充电;只是在进站时,利用乘客上下车30秒时间,完成充电,将电能储存到超级电容内,满足跑到下一站的用电需求。
车辆在下坡路况及制动时,还能将85%以上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回收到超级电容再利用,节能环保性能可见一斑。
宁波市订购的1200台超级电容储能式有轨电车,充电效率更高,已上升到10秒级,“充电十几秒,能跑20公里。”颜常青介绍。
中车株机的大功率超级电容,在世界上居于领先水平。中车株机宁波超级电容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阮殿波说:“别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我们能做的别人却做不了。”
目前,中车株机研制的多款超级电容,已大量运用于广州、宁波、武汉、淮安的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上,已成为中车株机的一张“新名片”。
5年时间,达到国外同行用时40年才实现的目标
记者在中车株机还试乘了中国第一辆中低速磁浮列车。
12年前,日本爱知县的世界首条中低速磁浮线路开通运营。中国中车首席专家、中国中车株机磁浮研究所所长彭奇彪回忆:“那时候,磁浮列车是什么,我们是两眼一抹黑,企业里没有人接触过这个东西!”
最开始株机寻求与日本技术合作之路没有走通,后来又主动封死了合资这条外人看来是捷径的研发模式,磁悬浮系统研发一度受阻。
刘友梅院士的一番话惊醒了株机人:“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的研制确实难,但除了悬浮系统,其他如轨道系统、车体系统、牵引传动系统等,与轨道交通的基础原理是相通的,只要拥有完备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制体系,成功研制磁悬浮交通系统是可行的。”
于是,中车株机牵头,联合中车时代电气、中车株洲电机和国防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磁浮中心等单位,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仅用5年的时间,就达到了国外同行用时40年才实现的目标:自主研发制造、自主输出标准、自主管理运营国内首条、世界第三条中低速磁浮快线。
如今,在长沙黄花机场与火车南站区间线上,运营了15个月的磁浮快线,以噪音低、无污染、爬坡能力强、造价低等优势,得到了业界一致好评,市场前景广阔。
3+X产业格局业已形成
颜常青介绍,目前,中车株机形成了“3+X”的产业格局:机车、城轨、动车组是三大主业,超级电容、中低速磁悬浮等是新产业的典型代表。
飞驰轨道交通数十载,中车株机创新不止。
以中车株机“老行当”电力机车的研发为例,先是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后又进行技术升级,将电力机车出口中东,成为我国首家出口电力机车的企业。
如今,中车株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制基地,引领了中国电力机车由普载向重载、由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转变。
在动车组领域,中车株机先后研制出“蓝箭”“中原之星”“中华之星”等电力牵引型动车组,并成功走出国门。
据介绍,今年5月底,中车株机首批出口欧洲的动车组——马其顿电动车组项目,通过了TSI认证。这意味着,其自主研制的电动车组产品及服务,拿到了欧洲市场的通行证。
在此之前,中国出口到欧洲的轨道交通产品,一般为电力机车、地铁、轻轨列车,动车组技术更加复杂、研制难度更大。
中车株机能够抢占世界同类技术制高点,颜常青认为与公司强大的创新驱动能力密切相关,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比至少是5%。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车株机历年共申请专利2115项,获得授权专利1473项。近5年来,中车株机专利申请量一直稳居湖南前三位,仅2016年就申请专利304项,其中获得授权专利194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车株机共提交国外专利申请15项,为企业的走向海外提供了有力支撑。(黄利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